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

題目:白努利(Bernoullie)原理在治療中耳炎與鼻竇炎的運用



2015616 12:56 UTC+08
林燦城醫師-恩加(中西醫)診所新增了 6 張相片 — 在站前恩加中醫診所。
題目:白努利(Bernoullie)原理在治療中耳炎與鼻竇炎的運用   最近運用中西醫結合,治療好幾個小朋友頑固性的中耳炎,心情相當愉快。 很多家長(甚至有些醫師)不明白為何中耳炎需要「通鼻子」、「洗鼻子」,昨天(2015/6/15)我在網路上找到幾張圖片,就利用來向大家說明。 中耳炎是中耳腔的積液與發炎,中耳炎的形成機轉眾說紛紜,但我們可以把中耳炎想像成「因鼻涕經由耳咽管倒流到中耳腔,進得去卻出不來,結果就在中耳內發炎」,這樣比較容易了解與說明。(2) 因為小孩的耳咽管比大人的還水平,鼻涕比較容易「倒流」至中耳,所以,小孩就較易發生中耳炎。(1) 耳咽管很細,「鼻涕進得去、出不來」,西醫最常用的藥就是「抗生素、類固醇、抗組織胺」,用抗生素是怕積液繁殖病菌,類固醇是防止聽小骨沾黏、抗組織胺是想減少積液的量(但反而會更黏稠)。其實,治療中耳炎最好的方法是經由耳咽管引流出「倒流進去的鼻涕」。依照我們高中化學實驗室的「水流抽吸裝置」,也就是白努利原理,當抽吸、洗鼻腔內的鼻涕時,向外(直向)的水流、氣流,可以製造側向水管(耳咽管)的負壓,有效率的經由耳咽管引流出中耳積液。(3、圖4) 用藥方面則因西醫沒有托膿的觀念,中藥裡卻有許多「托裡排膿」的藥方,我習慣在托膿的藥方理,重用補氣藥(如黃耆、白朮),再加上最近找到朱丹溪的古方「一味中藥塞鼻」,在治療中耳炎上,「外面吸,裡面托,裡應外合」,果然效果神速。說穿了,這些都是運用了物理學的「白努利負壓抽吸」原理。 同樣的治療方法,我也將之運用於治療鼻竇炎,因為鼻竇炎是鼻竇腔內積膿排不出來,與中耳炎的積膿情況相似,所以效果也很不錯。 這一段的經驗與體會,讓我更加堅信「中西醫結合醫療」將是這一世紀醫療主軸不可避免的趨勢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