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6月28日 星期日

題目:運用通鼻子引流合併「塞鼻引涕」古方,治療「分泌性中耳炎」



2015628 22:30 UTC+08
林燦城醫師-恩加(中西醫)診所新增了 10 張相片 — 在站前恩加中醫診所。
題目:運用通鼻子引流合併「塞鼻引涕」古方,治療「分泌性中耳炎」 
四歲多的中耳炎患者小千千,昨(2015/6/27)再度回診,情況相當良好,耳鏡下右耳幾近痊癒,左耳也只剩少許積水(910)。 小千千於三個月前(3/27)因中耳炎而來求診,耳鏡檢查,兩邊中耳充滿分泌液,中耳內的結構幾乎完全看不見(12),算是(急性)分泌性中耳炎。 當時我告訴家長,治療分泌性中耳炎最佳的方式是從鼻腔「通鼻子引流」,將中耳積液經由耳咽管流出來。但因小千千非常懼怕通鼻子,前二個月做得不盡徹底,所以效果並不顯著。4/255/23的耳鏡檢查,顯示兩耳積液仍舊嚴重 (3456)。 期間,家長去看過二次耳鼻喉科,醫師都建議應該要做手術,裝上耳通氣管,但家長卻遲遲不願接受。 5月底,終於家長接受了我的建議「積極通鼻子、洗鼻子引流」,同時內服「托膿外出」中藥方,重用氣藥黃耆,再加上朱丹溪「中藥塞鼻引涕」的秘方,居然效果神速,於6/13回診時,耳鏡檢查,左耳幾乎痊癒,右耳的積液也開始鬆動,出現氣泡狀(78),今天(6/27)再度回診,右耳的積液已完全消退,反倒是左耳還略有積水(910),總體算來是快痊癒了,不用再擔心必須動手術。 從3/27初診到昨天6/27,除施行上述方法治療外,我沒有用過任何一顆西藥(包括抗生素)。 很多醫師治療中耳炎,習慣只依賴給藥「抗生素、類固醇、抗組織氨……」,但畢竟病灶的生態環境若沒有回復,仍會時常反覆發作,常常難逃手術、裝上耳通氣管的命運。 西醫外科治病,「引流」一直是很重要的。不管有沒有感染,引流都可以協助病灶回復到原始環境,只要在原始環境中,身體就能發揮自癒功能,並非一定要靠抗生素。 我的診所治療相關的疾病,從感冒、過敏性鼻炎、鼻竇炎、氣喘、中耳炎到耳咽管功能不良……,處理的中心原則就是「通鼻子引流」,之所以能成效良好,說穿了就是「協助身體歸零」,還給身體一個原始的生態環境。 當然後續的使用中藥「補虛瀉實」促進身體修護,也是功不可沒,這一部分很難,老實說,我還在摸索學習,但診所運用這種「中西醫結合」的模式治療病人,已經治癒了許多「先前到處求診無效」的患者。 此番治癒小千千的分泌性中耳炎,使我更加堅信,治病必須堅守「尊重自然,尊重生命」的道理。

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

題目:中醫的科學性



2015625 23:52 UTC+08
林燦城醫師-恩加(中西醫)診所新增了 2 張相片 — 在站前恩加中醫診所。
題目:中醫的科學性 
有些西醫做久了,腦筋會變死板,只迷信西方藥廠的「研究報告(其實造假的還不少)」,卻不相信大自然的力量~「身體的自癒能力」。 今天(2015/6/25)看了一本書,是大陸名老中醫的「口述中醫」,摘錄二段與大家分享。 第二段摘錄自杭州國家級「名老中醫阮少南」口述之片段。阮少南以西醫辨病、中醫辨證,中西醫結合,擅長治療哮喘、鼻炎、過敏性皮膚炎、各類風濕性疾病……。 第一段摘錄自杭州中西醫結合心血管名醫葉秀珠口述之片段,葉秀珠的「活血化瘀法」讓許多「粥狀動脈硬化」的病人「動脈彈性逆轉」,因此免於裝心臟支架,這是西醫心臟科認為不可能的事。 我看病的原則一直是在追求:「尊重自然,尊重生命」,所以對這二段文字特別有感觸,特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……很多人拿西醫的思路、觀點來比照中醫,得出不科學的結論,這怎麼能比呢?中西醫是不同層次上的兩種科學,是不能這樣比的。 ……中醫在治病時,常用的方子包括張仲景《傷寒論》的方子、《金匱要略》的方子。”學中醫的都知道,這都是兩千年前的方子,為什麼兩千年前的方子到現在還有效呢?西醫可能會說,你那中藥熬完了,什麼細菌、病毒都殺不死。中醫的奧妙就在這裡,它在杯子裡什麼都殺不死,但是喝進去就可以治好這個病、那個病。為什麼?因為它是用藥物的偏性來糾正人體的偏性,改善人體的內環境,讓被破壞的內環境得到修復,讓致病因子在這兒賴以生存的條件被破壞掉。這樣看待中醫,我們就看到中醫的科學性了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如果稻田裡出現害蟲,中醫的解決思路是:保持生態平衡,讓青蛙吃掉蟲子。批判中醫的人說,你那種方法太原始、太落後,沒有實驗資料,不科學!要科學殺蟲,必用殺蟲劑,一瓶下去,保證一掃而光!用過之後,果真如此。不但害蟲滅絕,而且稻田裡的龜、蛇、鱔魚、麻雀、青蛙也都統統絕跡,稻田裡的生態平衡被破壞掉了。在我看來,用天然的方法解決問題才是最好的。

題目:「藥食同源」,中藥是不是食物



2015625 10:05 UTC+08
林燦城醫師-恩加(中西醫)診所新增了 2 張相片 — 在站前恩加中醫診所。
題目:「藥食同源」,中藥是不是食物 
    有中西醫朋友在我FB粉絲專頁2015/6/23PO文上留言,爭執「中藥是不是食物」的問題,我來說說我的看法。 《類經》云:「藥以治病,因毒為能,所謂毒者,因氣味之偏也。蓋氣味之正者,穀食之屬是也,所以養人之正氣,氣味之偏者,藥餌之屬是也,所以去人之邪氣,其為故也,正以人之為病,病在陰陽偏勝耳……」 中醫對「病與藥」的定義與西醫完全不同,中醫所謂「病」就是「動態的不平衡」,也就是身體「偏寒或偏熱了」,偏寒了就用熱藥,偏熱了就用寒藥,目的就是將身體「調回原點」,所謂「以平為期」。而中醫的「藥」就是具有寒或熱偏性的「食物」,所謂「毒」就是「寒熱偏性」,沒有偏性的食物,叫做「穀食之類」,用以「養人之正氣」,白話翻譯就是「用來填飽肚子的」。 蔥、薑、茴香、八角及「吳茱萸」都是有偏性的食物,都是「熱藥」,而吳茱萸可以「溫中散寒」,用來治胃寒、胃痛,所以也是「毒」。 《周禮》說「醫師掌醫之政令,聚毒藥以供醫事」,古代皇帝下旨「聚毒藥以為醫事」,就是「將有偏性的食物」整理,做為調整身體的偏性(治病)之用。 結論就是:中藥就是食物,是具有偏性的食物。而西藥膠囊,從來沒聽說可以當食物的。 有些西醫不懂中醫,既不去研究,又愛亂發議論,評論中醫,直接膚淺的照字面解釋,於是「鹿茸就是鹿耳朵裡面的毛」這種糗事就會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