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

中醫、西醫與中西醫結合




有一個今年要報考醫學院的學弟問我填志願的問題,選醫學系?還是中醫系?
我提供了下面的案例讓他參考。
今年4月初,92高齡的老爸(裝有心臟節律器),突然因急性肺炎,住進台東馬偕醫院的加護病房,因痰咳不出來,呼吸困難,主治醫師以老人家已屆92高齡,又有基礎疾病在身,救治不易,正在遲疑是否該插管治療,我在電話中建議先插管抽痰,但不須過度治療。插管抽痰期間,呼吸、心跳及血氧飽和度都不樂觀,痰液 Sputum culture無病菌生長,但Smear卻看見Candida albican,醫院用了兩種預防性的抗生素再加一種抗黴菌藥後,卻依舊不見好轉。
4/5我返回台東探望,判斷爸爸的證型是「肺熱郁內」,加上年邁,久病必虛,因此喀痰困難。乃以中藥湯劑「桑白皮湯加魚腥草」為主方,並佐以「參麥飲」加減為輔、補氣生津。之後,爸爸漸有起色,抽痰也順利發揮作用,三個星期(4/23)後終於出院。
但出院次日(4/24),旋即因尿路感染、發燒,再度入住馬偕醫院泌尿科病房,這次純因尿路感染問題,醫院治療仍以抗生素為主,我則提供「鮮品車前草」煮 水當茶飲輔助。車前草有「利尿通淋」作用,入院時白血球19000,三天後(4/27)已降至108004/29順利出院,但因尿液檢查有高抗藥性的細菌,仍需持續用抗生素6天後再回診,此時中藥療法就派上用場了,我又再開了八正散加黃柏作為輔助。
維護人體的健康,有三個因素需要考慮,就是所謂的Epidemiologic Triads「宿主(Host)抵抗力、病原(Agent)致毒力、環境(Environment)」三者的平衡。西醫的長處是「消滅病原(用抗生素)與 改變外在環境(消毒、環境衛生)」,而「增強宿主抵抗力與改變體內環境」則是中醫的特長。以家父的肺炎為例,西醫的插管、抽痰,ICU的照顧加上抗生素, 是緊迫時維持生命的最大功臣。但當感染源出現Cadida albican時,已顯示宿主(Host)抵抗力不足的因素高於病原(Agent)的致毒力因素時,中藥的「桑白皮湯」、「參麥飲」增強宿主抵抗力,在這個時候就能發揮「關鍵的影響力」了。「補氣、逐瘀」的中藥可將瀰散在細胞間隙的「痰濁」推送到支氣管,製造抽痰的有利環境,是純西醫無法理解的。
有些「激進派」西醫師,全然否定中醫;也有一些「基本教義派」的「國醫」大吹大擂,說他如何、如何的進到T大醫院的ICU,餵食中藥之後,就能讓已經病入膏肓的患者起死回生
那些神奇國醫救命的真實情況如何,我無從得知。但以我父親為例,我必須承認,西醫的急救保住性命,絕對是第一功臣,而用中藥補強西醫的缺漏,則發揮了臨門一腳的功能。
幾年前,在英國發生車禍的劉海若也是經由中西醫聯手治療後起死回生的,我們在讚嘆中醫療效神奇之際,卻也不可忘卻西醫大夫已先作了許多的基本功。一場球賽,如果沒有後衛、中鋒的作球,何來前鋒那神來一腳呢?
醫學本是助人健康之學,各自截長補短,理應無中西之分。惜因目前當局的堅持,阻礙了中西醫結合發展的機會,也造成學子們選系的困惑。
學弟們,選擇一個可以兼學中西醫的系吧!這是我的建議。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