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

題目:「久咳傷陰、氣陰兩傷」最宜「生脈飲」。



2015820 12:36 UTC+08
林燦城醫師-恩加(中西醫)診所新增了 5 張相片 — 在站前恩加中醫診所。
題目:「久咳傷陰、氣陰兩傷」最宜「生脈飲」。 
上週五(2015/8/14)來初診,10月大的小朋友禧禧,這6天來與病魔的搏鬥,期間曾氣喘、發高燒,昨晚甚至又吐、又拉,整個人無力、軟趴趴的,但是今天早上開始以少量、多次,小口啜飲「生脈飲」加減方後,已經在逐漸恢復了。 禧禧與去年811月來診的李小DD,許小妹妹情況相似,都是因長期吃西藥治感冒,轉變成「過敏性鼻炎、氣喘」的個案,根據媽媽的說法是「幾乎天天都在生病」。7月初住進板橋亞東醫院,又轉入加護病房,好不容易出院了,卻又進到了台大醫院。 這6天來,雖然期間禧禧的情況還是很險惡,但媽媽認為即使再回原來的醫院,還是同一套療法,仍然是「惡性循環」。所以她堅持留下來,接受「中西醫結合療法」。 長期使用西藥「類固醇、氣管擴張劑,抗組織氨……」的小孩,抵抗力會被破壞殆盡,很容易受到病菌與病毒的攻擊,禧禧8/15~17的發高燒、喘就是感染的跡象,發燒是身體在對抗病邪。當時我用了外散寒邪,內清理熱的中藥協助身體抗敵,一天後燒退,昨晚的吐與拉,再一舉將內部的邪氣趕出去,打完這場仗,禧禧整個人也就虛脫、軟趴趴了。 這時正是「氣陰兩傷」,需要「益氣生津、歛陰止汗」,所以「生脈飲」正是首選。 生脈飲只有三味藥,人參、麥冬、五味子,但卻曾經是清朝皇帝御用的救命方。人體在吐拉之後會流失水分、電解質,且因胃黏膜受損,一吃即吐,不得已時只能點滴輸液補充營養,但改以少量、多次、小口的啜飲「生脈飲」(人參改黨蔘,另加大棗),可以恢復脾胃功能,同時矯正陰虛狀況,現在禧禧在逐漸恢復中,吃奶也不再吐了。 其實治療過程中,使用「通鼻、洗鼻」的西醫治療,也是將邪氣趕出去的好方法,所以每次來「通鼻、洗鼻」後,禧禧都會好睡一陣子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