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2月2日 星期六

感冒是受風寒?還是被病毒感染?



感冒是受風寒?還是被病毒感染? 2013/07/02 13:23



正中書局曾出版一本書「感冒」 ( 民國 88 年版 ) ,作者有三人,分別為台大醫學院細菌學科陳振陽教授、內科張上淳醫師及小兒科李秉穎醫師。這是一本相當不錯的健康科普讀物,在我門診的小兒發燒患者中,有些家長常擔心是否會燒壞頭殼時,我會運用該書的第 222 頁「一般人常有燒太高會把腦子燒壞的想法, …… ,這些情形都是倒果為因的錯誤印象, …… 」,讓家長了解,急著退燒其實是沒有必要、也不應該的。
但該書 115 頁至 144 頁李秉穎醫師以「感冒與冷的關係」為題,駁斥民眾 : 「感冒是吹風、著涼、受風寒」的傳統觀念,並強調「感冒主要是受到病毒感染」的論點 (這也是多數主流西醫的觀點 ) 。對此,我則持有不同的看法。
中醫與西醫看待疾病的觀點有很大的差異,中醫以「整體觀、辯證論治」二大特色看病,視身體各臟腑為整體,且相互影響,將人體的臟腑與自然界的日月山川相比擬,用取象比類、陰陽五行的思維來解釋疾病,因此常被具現代數理化背景的西醫斥之為「落伍與不科學」。反觀西醫經由解剖人體結構,透過顯微鏡,由病理學、微生物學……等 ,研究疾病在體內的細微變化,認為這樣才是疾病真正的現象。只可惜過度重視局部與顯微世界的西醫,反而因此而漏掉生物與生物、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,而這些卻往往是生病最主要的因素。中醫與西醫之看待疾病,就好比是欣賞一幅油畫,未必需要用放大鏡、顯微鏡貼近來看。保持適當的距離,才能看出畫中要表達的整體意境,不是嗎?
醫學系五年級時學過「疾病發生的三角形」( epidemiologic triangle ( 見附圖 ) 。生病的因素有三:病原 (Agent) 、宿主 (Host) 和環境 (Environment) 。會不會生病與「病原毒力的大小、宿主的免疫力和環境因素」三者都有關係。以環境因素為例,若將海水引入,淡水魚就不能存活,同樣的 ,體內的 PH 值略為改變也可以消滅病原。中醫、中藥治病 ,憑藉的就是這種「改變內環境」原則。西醫則是在顯微鏡下看到微生物,就一口咬定「罪魁禍首就是它」,所以消毒水、殺菌劑、抗生素、紫外線、奈米銀……各種武器一一出籠,非得要把微生物趕盡殺絕、置之死地不可。殊不知,瀟瀟灑灑的留敵人一條生路,身體一樣可以恢復健康,而且免疫力可能還會更強!
西醫用顯微鏡可以看到病原,所思及的是抗生素、克流感來消滅病菌、病毒;中醫只能看到人体的抵抗力,所以想到的是「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」、「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」,意即:「只要樹頭站得穩,就不驚樹尾作風颱」(台語)。所以中醫努力追求「陰平陽祕,精神乃治」,講求內在環境的陰陽平衡。說得明白一點,西醫是努力的「殺掉敵人」,中醫則致力於「強壯自己」。
感冒的病因,究竟是西醫的「病毒說」對?抑或中醫的「風寒說」正確?那就得看哪一個因素重要及所佔的百分比多大了?
感冒,英文稱 common cold,是常見的病毒,平日就存在我們身邊,甚至「早已存在你我的口鼻腔中」,換言之,我們「早就被感染了」,但因為我們的抵抗力夠,免疫系統處於平衡狀況,所以不會發病。一旦受了風寒 ~ 例如流汗後貪圖涼快吹風扇、吹冷氣,猛灌冷飲、沒有足夠休息……,都可能造成身體的免疫系統失去平衡,這時存在口鼻內的病毒就「趁機作亂」,如果「打噴嚏、流鼻水」都不能有效的制止病毒,當然就感冒囉!所以,感冒的「風寒說」是比「病毒感染說」來得合理。
但流行性感冒、禽流感就不同了。流感、禽流感平時並不存在我們的周遭,他們是隨著寒流、或是禽鳥帶來的。多數人的身體對這些「外來」病毒的免疫力不強,所以「會不會發病」與「是否接觸感染源」就息息相關。因此,流感、禽流感的「病毒感染說」比「風寒說」更重要。
釐清上述觀念,有助於防疫政策的執行。既然流感、禽流感的傳播,病毒感染的因素大,所以隔離、戴口罩是必要的;但感冒「受風寒」的因素比較大,所以要預防感冒,「戴口罩不如帶毛巾」,戴口罩隔絕不了早已存在口鼻內的病毒,帶毛巾適時擦汗,卻能「汗出後免受風寒」。當大汗淋漓要進冷氣房 ( 例如公車、捷運、百貨公司 ) 之前,先把汗擦乾,可減少「受風寒」的機率,這樣才能預防夏天的感冒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